日期:2025-10-29
郎平与朱婷这对女排传奇师徒同框现身北师大校园,这场跨越多年的师徒对话瞬间点燃全网热情。镜头前,郎平毫不掩饰对朱婷的偏爱,称看她打球 “像吃了一盘宫爆鸡丁,麻辣爽口浑身得劲”,更盛赞其为 “全面主攻第一人”。可话音刚落,她便话锋一转,精准戳中朱婷的技术软肋 —— 发球,引得朱婷当场低头苦笑。

作为世界排坛公认的 “天花板级” 主攻,朱婷的进攻火力、一传保障早已达到顶尖水准,可在恩师郎平眼中,她的发球技术始终 “拖后腿”。采访中,朱婷分享了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往事:某次比赛中,前几位队友发球接连失误,轮到她时稳稳发球成功,本以为能得到教练的肯定,没想到郎平直接泼来冷水:“发球那么菜就不要保守了!” 这份 “反向激励” 让朱婷记忆犹新,如今回忆起来仍忍不住苦笑,却也满是感激。

郎平对朱婷发球的严苛,早已不是秘密。她在采访中直言不讳:“朱婷的发球是她所有技术里最差的,到现在我也没觉得有多好。” 正是这份不满足,让她总是 “往朱婷心口上扎一扎”,时刻提醒弟子不能有丝毫松懈。即便朱婷的发球在关键场次多次实现破一传甚至直接得分,郎平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。在她看来,真正的顶尖选手必须 “零短板”,只有不断精进每一项技术,才能在国际赛场上立于不败之地。
这份严苛背后,是郎平对弟子的深切期许。当年朱婷刚进入国家队时,一传和防守能力薄弱,是郎平手把手打磨她的技术细节,陪着她加练到深夜;如今朱婷成长为全面主攻,郎平依旧没有放松要求,紧盯她的 “最后一块短板”。正是这份近乎极致的要求,让朱婷从初出茅庐的天才少女,一步步成长为扛起中国女排的传奇队长。

对比当下中国女排的培养模式,郎平的育人理念更显珍贵。如今的年轻队员不乏天赋,却往往缺少这种 “被推着进步” 的严苛环境。教练组要么过度包容导致问题积累,要么批评缺乏针对性难以触及核心。而郎平的执教智慧在于,她既懂得用 “宫爆鸡丁” 式的赞美给予弟子信心,更善于用精准的批评点出问题所在,让运动员在鼓励与鞭策中不断突破自我。

镜头前朱婷低头苦笑的画面,成了师徒情深最生动的注脚。郎平的 “直戳软肋”,藏着最深沉的栽培;朱婷的坦然接受,透着最谦逊的态度。正是这样的师徒传承,让中国女排的精神基因不断延续。如今,朱婷仍在意大利联赛打磨技艺,而郎平的育人智慧,也为低谷中的中国女排提供了宝贵启示:真正的强者,从来不是天生完美,而是在名师的点拨与自我的坚守中,把每一块 “短板” 都锤炼成 “长板”。
